如何培養自己的有機消費習慣
吃有機食品,還用培育嗎?只要有錢,有能力誰不喜歡呢?可是事實并非如此。
人總是有慣性/惰性的,吃東西也一樣,有機的東西很貴,不是堅定不移信任的客戶,就是有錢人,也不一定會吃,就是吃了,也不一定能夠堅持下來,我認為,培育自己的有機食品消費習慣,要從學習開始。
學習什么?學習食品的加工過程,只有知道了我們吃的東西是怎么來的,才能主動拒絕垃圾食品,主動接近有機食品,這才是根本。
最開始對食品也沒什么概念,去超市買東西,無非就是看產品,比價格,跟大多數人選擇產品的行為一樣,只有個別產品是有品牌忠誠度的,比如有人就喝三元的牛奶,有人就買伊利的,但是品牌忠誠度畢竟不夠,更多的時候是看的價格/促銷等進行的選擇。
接觸有機食品之后,最先知道的概念是防腐劑,知道防腐劑是沒有好處的,一點都沒有,當然你如果去問專家,他們一定會說“只要在國家標準之內,就對人體沒有傷害”,對于這類微軟幫助似的說法,我想聽了也是白聽,連說話的專家自己都不信
市面上沒的產品,防腐劑用的最多的就兩種,苯甲酸鈉和山梨酸鉀,苯甲酸鈉對人體危害更大一些,他們的價格差別很大,苯甲酸鈉價格在10萬元一噸之下,山梨酸鉀價格在20萬元一噸之上,所以很多企業更愿意使用苯甲酸鈉做防腐劑,便宜呀。不管怎么說,防腐劑沒好處這是定論
那么我們知道這一點后,再到超市買東西,就看配料表,大凡有防腐劑的,一律盡量不買,在看配料表的過程中,防腐劑的概念慢慢的深入自己的內心,大約3~6個月后我對含有防腐劑的東西基本上拒絕了。
學完防腐劑,再學其他的,人工色素是很大的一類,具體內容我就不說了,自己去超市看配料表,當你不斷學習,知道食品的生產過程越來越多的時候,你就會主動拒絕垃圾食品,慢慢的就會主動接近有機食品,只有是自己主動接近有機食品的,才不會吃幾天有機食品,發現沒什么特別最后又走掉。
再教大家一個簡單的辦法,如果你不知道這些垃圾食品添加劑有什么壞處,價格是多少錢,到百度/谷歌去搜索,到阿里巴巴去搜索報價,當你了解的越多,你就越知道某個產品的真相了,當你知道防腐劑的報價,你就知道如果避免不了,那肯定是優先選擇山梨酸鉀了,所以,知識決定一切,多學習一點食品的知識,對自己,有好處!
來原:互聯網
- 上一篇:有機蔬菜有哪些營養價值? [2019-01-31]
- 下一篇:需要有機食品人群 [2019-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