婷婷综合网入口_亚洲www色_天堂av资源在线观看_成人涩涩网站 - 久久一级大片

選購有機食品不能光看價格

認準有機食品標志 選擇正規銷售渠道

選購有機食品不能光看價格

  近些年,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有機大米、有機水果、有機豬肉、有機蔬菜、有機茶,人們身邊的有機食品越來越多,很多消費者對于有機食品也是格外青睞。但是對于有機食品的相關知識,很多消費者卻不是很了解。

  “有機食品”是什么

  究竟什么產品才夠格被稱為“有機”?《有機產品認證管理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規定,我國有機食品實行統一的標志,包裝標有中文“中國有機產品”字樣和相應英文(ORGANIC)的才是符合國家標準的有機食品。對于有機配料含量等于或者高于95%的加工產品,可以在產品或者產品包裝及標簽上標注“有機”字樣;有機配料含量低于95%且等于或者高于70%的加工產品,可以標注“有機配料生產”字樣;如果是有機配料含量低于70%的加工產品,只能在產品成分表中注明某種配料為“有機”字樣。

  有機食品的原料來自于有機農業生產體系或野生天然產品;有機食品在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有機食品生產、采集、加工、包裝、貯藏、運輸標準;再次,有機食品生產和加工過程中必須建立嚴格的質量管理體系、生產過程控制體系和追蹤體系,因此有機產品的生產一般需要有轉換期;這個轉換過程一般需要2~3年時間,才能夠被批準為有機食品;最后,有機食品必須通過合法的有機食品認證機構的認證。只有完全滿足以上條件時,才能稱之為有機食品。

  國家認監委有關人士介紹,根據《辦法》,有機產品認證標志將分為“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志”和“中國有機轉換產品認證標志”,這兩個標志的圖案基本一致,只是在顏色上有所區別,分別為綠色和土黃色。另據了解,與《辦法》相配套的《有機產品標準》、《有機產品認證實施規則》等規范性文件正在研究制定中,不久將陸續發布。

  如何選購有機食品

  專家指出,社會公眾對有機食品認識存在一些誤區,有的消費者更是把有機食品等同于保健食品。這些片面的看法使得公眾對有機食品的期望過高,其實這是對有機食品產業的一種誤解。

  消費者在購買有機食品時應注意什么呢?據了解,中國有機產品認證標志標有中文“中國有機產品”字樣和英文“ORGANIC”字樣。每枚認證標志都應有一個唯一的有機碼,由3位認證機構代碼、兩位認證標志發放年份代碼和12位認證標志發放隨機碼組成。因此,消費者可以查看欲購買的有機食品上是否有規范的有機產品標識及編碼。

  有機碼可以通過登錄“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進行查詢,消費者可對比認證產品名稱、商品名稱、產品包裝規格等信息,查看實物與其是否一致。消費者還可登錄CNCA網站選擇食品農產品認證中的機構查詢,查看企業名稱和認證機構。

  專家提醒,由于價格較高,并且認證、質量控制程序較復雜,有機產品與普通產品的營銷渠道也存在不同。建議廣大消費者到有機產品專賣店、大型商場、超市購買有機產品,盡量不要到農貿市場、批發市場或在不可信的網站購買有機產品。

  另外,有機食品中農藥和化肥的殘留量大大低于普通食品。盡管一些研究人員和消費者認為有機方式生產的食品在口感和營養方面比普通食品要好得多,但目前還沒有這樣的指標能區分出有機食品和普通食品。至于外觀,有機食品和普通食品沒有明顯區別,有時有機食品賣相甚至要差一些。

  如果消費者在購買有機產品時發現問題,可與銷售單位進行核實,也可撥打12315電話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舉報。

  相關鏈接

  有機農業就是傳統農業嗎?

  有機農業是當今人們在對自然新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方式。有機農業雖然不允許使用現代常規農業中使用的化學合成農藥、肥料、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轉基因技術等,但絕不是退回到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有機農業僅排斥對生態系統和自然環境有不良影響的生產技術和物質,現代農業中設施栽培,微、滴灌技術、有害生物綜合治理技術等仍提倡使用,以達到在保障食品安全和保護環境的同時還能提高產品品質與產量的目的。

  有機產品和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是什么關系?

  有機食品是有機產品的一類,有機產品還包括棉、麻、竹、服裝、化妝品、飼料(有機標準包括動物飼料)等“非食品”。目前我國有機產品主要是包括糧食、蔬菜、水果、奶制品、畜禽產品、水產品及調料等。

  無公害農產品是指產地環境、生產過程和產品質量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規范的要求,經認證合格獲得認證證書并允許使用無公害農產品標志的未經加工或者初加工的食用農產品。無公害農產品生產過程中允許使用農藥和化肥,但不能使用國家禁止使用的高毒、高殘留農藥。

  綠色食品是指產自優良生態環境、按照綠色食品標準生產、實行全程質量控制并獲得綠色食品標志使用權的安全、優質食用農產品及相關產品。綠色食品認證依據的是農業部綠色食品行業標準。綠色食品在生產過程中允許使用農藥和化肥,但對用量和殘留量的規定通常比無公害標準要嚴格。

  什么是“轉換期”?

  轉換期的規定是為了保證有機產品的“純潔”。如已經使用過農藥或化肥的農場要想轉換成為有機農場,需按有機標準的要求建立有效的管理體系,并在停止使用化學合成農藥和化肥后還要經過2~3年的過渡期后才能正式成為有機農場。在轉換期間生產的產品,只能叫“有機轉換產品”。

  什么是“有機碼”

  為保證有機產品的可追溯性,國家認監委要求認證機構在向獲得有機產品認證的企業發放認證標志或允許有機生產企業在產品標簽上印制有機產品認證標志前,必須按照統一編碼要求賦予每枚認證標志的一個唯一編碼,該編碼由17位數字組成,其中認證機構代碼3位、認證標志發放年份代碼兩位、認證標志發放隨機碼12,并且要求在17位數字前加“有機碼”3個字。每一枚有機標志的有機碼都需要報送到“中國食品農產品認證信息系統”(網址http://food.cnca.cn),任何個人都可以在該網站上查到該枚有機標志對應的有機產品名稱、認證證書編號、獲證企業等信息。

  有機生產方式與產品質量安全關系是什么?

  從國際有機產業發展看,有機生產有三個要素:一是不使用基因工程技術,二是不使用化學合成的物質,三是強調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的生產技術。

  目前,國內關注較多的是不使用基因工程技術和不使用化學合成的物質,而忽視了生態平衡和可持續的生產技術。一是有機生產方式產生之初,之所以不使用化學合成物質,更多的是考慮降低能源消費、減少資源損耗、削減對于環境和生態系統的污染,減少農產品中農藥和獸藥等的殘留只是有機產業發展的理由之一,但并不是發展有機產業的唯一理由。二是有機產品雖然農藥和獸藥殘留會較低或沒有,但并沒有統計學證據證明比常規產品更安全。三是科研機構研究表明,有機農業只能養活30到40億人口,而地球現在已經剛剛慶祝第70億位居民的誕生,過度發展中國有機農業將影響中國糧食安全,而且中國有機產業發展無法脫離我國社會誠信整體水平有待提高的現狀。

  總體來講,有機產品由于生產方式的不同,會對終產品質量安全產生一定影響,對降低產品農獸殘會有比較大的幫助,但在重金屬、衛生指標方面的貢獻有限。發展有機產業最大的貢獻應該是生態環境的改善、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和實現農民增收。

來源:《中國質量報》



客戶服務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展會合作
點擊這里給我發消息
手機網站二維碼